听断的意思、听断的详细解释
听断的解释
[hear and decide;preside at lawsuit and give judgment] 听取陈述而作裁断。也指听讼狱而加以裁决
详细解释
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荀子·荣辱》:“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汉书·叙传下》:“ 中宗 明明,夤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转乾坤。”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州县之吏亲民事,催科听断安能悉孚人意,即有善政,得誉亦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他此刻随便出个考语,説我‘心地糊涂’,或者‘办事顢頇’,或者‘听断不明’,我还到那里同他辩去呢?”
词语分解
- 听的解释 听 (聽) ī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任凭,随:听任(坣 )。听凭。听之任之。 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
- 断的解释 断 (斷) à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弉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
网络扩展解释
听断的意思
听断,意为听取,断定。指通过听取他人的讲述、陈述,来判断和确定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听断的部首为耳(ěr),共有6画。
来源
听断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听断曰。”意为通过倾听并判断。
繁体
繁体字为「聽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听断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并无重大变化。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意见总是很听断,不会轻易作出决定。
2. 在法庭上,法官需要听断律师的陈述来做出公正的判决。
组词
听证、听众、听从、断定、断言、断章取义
近义词
判断、判定、鉴定、了解、审查
反义词
相信、信任、听从、接纳、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