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元居正的意思、体元居正的详细解释
体元居正的解释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晋 杜预 注:“ 隐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词语分解
- 体元的解释 谓以天地之元气为本。 汉 班固 《东都赋》:“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体元则大,悵望 姑射 之阿。”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体元作则,惟圣裁成。
- 居正的解释 .谓遵循正道。《公羊传·隐公三年》:“君子大居正, 宋 之祸, 宣公 为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唐 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
网络扩展解释
体元居正
「体元居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态端正恰当。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体」(偏石,5画),「元」(偏一,4画),「居」(偏尸,8画),「正」(偏止,5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句话:“君子病无能焉,无行而不与焉,多行则果,多言则敖,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无惧。”其中,“多行则果”一句意指多做行动则有结果,即传达出形态端正恰当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体」和「元」的写法分别为「體」和「元」。
在古代,「居」的写法为「⿰宀乞」,而「正」的写法为「⿰止一」。
以下为使用「体元居正」这个成语的例句:
- 这个公司的文化非常重视员工「体元居正」,所以员工们工作起来非常积极。
- 她的态度一直都很端正,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体元居正」。
一些相关的词语包括:
组词:体态、元气、居处、正直。
近义词:正派、端庄、规矩。
反义词:不正经、偏差、不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