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乎的意思、使乎的详细解释
使乎的解释
《论语·宪问》:“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朱熹 注:“夫子,指 伯玉 也……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本为赞叹使者之语,后遂以“使乎”代称使者。《晋书·张骏传》:“遣参军 王隲 聘于 刘曜 …… 曜 顾谓左右曰:‘此 凉州 高士,使乎得人!’” 唐 岑参 《送杨录事充使》诗:“使乎仍未醉,斜月隐吟窗。”《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乎之任,非公不可。”
词语分解
- 使的解释 使 ǐ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让,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乎的解释 乎 ū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古同“呼”
网络扩展解释
使乎: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使乎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使”字有两个部首,分别是“亻”和“口”,总计四个笔画;“乎”字则只有一个部首,即“乙”,总计一笔画。
使乎:来源及繁体字
使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庄子》中。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到这个词汇。“使乎”一词通常用来表示一种询问或追问的语气,在现代汉语中被用作虚助词。
繁体字“使乎”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使乎”这个词,其古时候的写法并不明确,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
使乎: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句:
1. 他的回答使乎我感到困惑。
2. 这个问题使乎我陷入了沉思。
组词:
使命、利用、使用、使唤、使役
近义词:
做、用、令
反义词: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