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食言的详细解释

食言的意思、食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食言的解释

[break one’s promise]违背诺言;失信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食言而肥

决不食言

详细解释

言已出而又吞没之。谓言而无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 传:“食尽其言,伪不实。” 宋 苏轼 《与曾子宣书》之七:“《塔记》非敢慢……实未有餘力,乞限一月,所敢食言者有如 河 ,愿公一笑而恕之。”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 张太公 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十四:“ 陆晓平 没有食言。他去看 珊裳 ,常常去看,天天去看。”

词语分解

  • 食的解释 食 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于人名:郦食其
  •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

网络扩展解释

食言:拆分、笔画和意思

食言(shí yán)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不守信用,言不由衷,不信守自己所说的话。

在这个词中,食(shí)字的拆分部首是“食”,它的笔画数是9。言(yán)字的拆分部首是“言”,它的笔画数是7。

《食言》的来源

《食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在《左传》中的“昭公二十一年”的记载中,说到一个名叫张仪的人向齐国的游说不成功后,回到楚国又游说楚王。楚王问张仪:“你不能效忠于齐国,又怎么能为楚国尽忠呢?”张仪回答说:“奴才留在齐国服侍的主子,太不诚实。事实上我并没有食言。” 这段故事有时也被称为“张仪食言”的故事。

繁体字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繁体字中,食言的写法是“食言”。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食言是写作“食諺”。

例句

他以前答应过会帮我完成这个任务,但他最后却食言了。

组词

食言作恶、允而不许、随心所欲。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言而不信、言而无信

反义词:言而有信、言而行之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62ol6ih.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