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字的意思、署字的详细解释
署字的解释
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 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词语分解
- 署的解释 署 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签名,题字:签署。署名。署字。 暂代:署理。兼署。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 字的解释 字 ì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俷 )间。字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 字的音:字正腔
网络扩展解释
《署字》的意思
《署字》是指在文件或文书上签名、题词、题款的意思。一般用于官方文件、诗词、书画等艺术作品的末尾。
拆分部首和笔画
《署字》拆分成两个部首:“罒”和“言”。其中,“罒”是上面一个象形的小网,表示网住、扣住的意思;“言”是表示说话的意思。《署字》总共有六笔。
来源
《署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汉字字典中,意思是“在文件或文书上签名、题词”。在古代,文书或画作完成后,艺术家或官员会在作品的末尾加上自己的名字或题款,以显示出他们的身份和创作出处。
繁体字
《署字》的繁体字为「署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在有所不同。汉字的写法逐渐演变,筆劃數量和结构也发生变化。关于《署字》在古代的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这幅字画的右下角有一只虫子,上面有一位国画大师的《署字》。
2. 在这份文件上,他亲自用毛笔写下了自己的《署字》。
组词
1. 署名:在文件或文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2. 題署:在作品上加上自己的题款。
3. 签署:在文件上签名。
近义词
签名、题字、题款。
反义词
匿名、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