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棍的意思、讼棍的详细解释
讼棍的解释
[legal petifogger;shyster] 挑唆别人打官司,借以从中牟利的人
沈大年又补了一张呈子,知县大怒,说他是个刁健讼棍,一张批,两个差,押解他回 常州去了。——《儒林外史》
详细解释
唆使别人打官司,借以从中取利的恶棍。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戊戌三十九岁》:“ 平定州 讼棍已革生员 郭嗣宗 ,借其出嫁女自刎案,京控三次,省控四次,钦差行辕控二次。”《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沉大年 又补了一张呈子。知县大怒,説他是个刁健讼棍,一张批,两个差人,押解他回 常州 去了。” 巴金 《春》六:“奇怪!他不是律师,又不是讼棍,怎么靠打官司发财?”
词语分解
- 讼的解释 讼 (訟) ò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讼事。讼案。讼词。 争辨是非:争讼。聚讼纷纭。 自责:自讼。 古同“颂”,颂扬。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棍的解释 棍 ù 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 称坏人:恶棍。赌棍。 棍 ù 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 古同“混”,混成。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讼棍
讼棍(sòng gùn)一词是汉语中的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讼”字为左右结构,由“言”和“龙”两个部首构成。 “言”字表示与语言、言论有关;“龙”字则表示神话中的巨龙。而“棍”字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部为“木”字,表示与树木、木制品有关;中部为“氏”字,表示世家、姓氏;下部为左右结构的“寸”,表示长度单位寸。
“讼棍”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讼”字写作“訟”,字形中多了一个“言”字旁,突出了与言辞讼争有关的含义。而在古时候的汉字中,“讼”字还有多种写法,如篆书中的“讠”字较为常见。
讼棍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讼棍指的是一种由法官或仲裁人在庭上使用的木棍。它在法庭上象征着裁决的权威和正义的力量。因此,“讼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形容那些以言辞讼争为主要手段的人。
以下是关于“讼棍”的用法示例:
1. 他是一个了解法律的讼棍,经常利用法律漏洞为自己争取利益。
2. 虽然他是一个聪明的讼棍,但是在道义上他并不得人心。
3. 这个讼棍为了胜诉不择手段,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
与“讼棍”相关的组词有:讼师、讼务、讼案、讼辩等。
与“讼棍”相近义的词有:强辩士、律师、辩护人。
与“讼棍”相反义的词有:和解者、调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