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包肚的意思、汤包肚的详细解释
汤包肚的解释
一种菜肴。即胃脯。把羊肚子放在沸水里煮熟取出拌上作料,晒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汤包肚》:“京师酒肆,最膾炙者汤包肚。按:《史记·货殖传》:‘胃脯,简微耳, 浊氏 连骑。’注: 晋灼 曰:‘今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汤潯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亦作“ 汤爆肚 ”。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小地方哪,像灶温的烂肉面,穆家寨的炒疙瘩,金家楼的汤爆肚,都一处的炸三角……这些个地方没有一个掌柜的我不熟。”
词语分解
- 汤的解释 汤 (湯) ā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卬 )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
网络扩展解释
汤包肚
汤包肚是指横店戏剧的俚语,意为明朝皇帝的装束。下面分别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汤 (tāng):水氵 + 羊 (2画 + 6画 = 8画)
包 (bāo):巾 + 勹 + 匕 (3画 + 2画 + 2画 = 7画)
肚 (dù):月 + 又 (4画 + 2画 = 6画)
来源:
“汤包肚”这个俚语的来源较为复杂,《长安寄帅》剧种中有一场名为“波入汤包肚”的曲目,此曲以明朝朝服多以走水去白的方式来形容,而“汤包肚”就渐渐成为了明朝皇帝服装的代称。
繁体:
湯包肚
古时候汉字写法:
湯 (tāng)
包 (bāo)
肚 (dù)
例句:
明朝的皇帝都是穿着汤包肚出巡的。
组词:
汤圆、汤匙、肚子、包子
近义词:
明朝朝服、宫廷服装
反义词:
现代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