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诞的意思、陶诞的详细解释
陶诞的解释
虚妄夸诞。陶,通“ 謟 ”。《荀子·荣辱》:“饰邪説,文姦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閒,是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余谓陶读为謟,謟诞双声字,謟亦诞也。《性恶篇》曰:‘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谓其言诞也,即上所谓‘饰邪説,文姦言’也,作陶者借字耳。” 章炳麟 《非黄》:“世乱则贤愚掍。 黄宗羲 学术计会,出 顾炎武 下远甚;守节不孙,以言亢宗,又弗如 王夫之 。然名与二君齐。其所以自旌式,散在《明儒学案》,陶诞而譁,非忮者莫之重。”
词语分解
- 陶的解释 陶 á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古同“淘”,洗。 姓。 笔画数:;
- 诞的解释 诞 (誕) à 大:诞命。 欺诈,虚妄:怪诞。诞妄。 生育,人出生:诞生。诞辰(生日)。 生日:寿诞。华诞。圣诞节。 放荡:放诞。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陶诞的意思
陶诞(táo dàn)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代表着没有根据、没有依据的胡说八道。陶指的是陶钧,意为淘洗净净,无杂质;诞指的是杂乱无章、混乱的样子。因此,陶诞形容的是言语不经思索、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诞的部首是阝(丨)和言(讠),其中阝指的是“邑”字部首,意为事务;言指的是“讠”字部首,意为语言。
陶诞共有6个笔画,其中陶有3个笔画,诞有3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陶诞这个词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尝者窃闻之天下,非德非功,而能言之者有馀,此皆陶诞之人。”形容一些没有根据、没有根底的言论流传甚广。
在繁体中,陶诞被写作「陶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陶诞的写法为「陶亶」。陶的写法同现代一样,亶为19笔,表示杂乱无章。
例句
1. 他的说法毫无根据,完全是陶诞之辞。
2. 不要听信那些陶诞的传言,谨慎对待信息。
3. 这位政客的陶诞言论引起了众人的嘲笑。
组词
- 陶醉:形容极度迷恋、沉迷其中。
- 陶冶:培养、锤炼个性、才能。
- 陶渊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
近义词
- 胡言乱语:形容随意、没有根据的胡说。
- 胡诌:无中生有,随意编造。
- 信口开河:指毫无根据地滔滔不绝地说话。
反义词
- 明辨事实:认清真相,了解事实情况。
- 凭据有据:言行有依据,不随意胡说。
- 论据充分:依据充足,有力地支持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