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滞的意思、牵滞的详细解释
牵滞的解释
(1).羁留。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役人多牵滞,顾路慙奋飞。”
(2).拘泥。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於其説,而终身从事於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疎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 胡适 《费经虞与费密》七:“ 费氏 父子不认政治史上三代以后全是‘势力把持,牵滞过日’,也不认学术史上 孟子 以后儒学遂无传人。”
词语分解
- 牵的解释 牵 (牽) ā 拉,引领向前:牵引。牵曳。牵头。牵线。牵萝补屋(把萝藤拉上屋顶来补草房,形容生活困难,亦喻将就凑合)。 关连,带累:牵连。牵强(勉强牵连在一起)。意惹情牵。 笔画数:; 部首:牛;
- 滞的解释 滞 (滯) ì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遗落:“此有滞穗”。 畅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牵滞
牵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牵连,拖累。
拆分部首和笔画
牵滞的部首是牛(牜)和手(扌),共10个笔画。
来源
牵滞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的“牵”字最早来源于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记时器具,形状像牛角,意味着引导、带领。而“滞”字则表示停滞、阻碍。两者结合起来,表示被牵引后进一步受到阻碍,引申为牵连、拖累的意思。
繁体
繁体字为「牽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汉字古文中,牵滞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的“牵”字在古代常用另一种写法:“牽”,表示用绳子牵引的意思。而“滞”字在古代写作“滯”,含有停滞、阻碍的意思。
例句
1. 弟弟的淘气行为经常会给他的姐姐牵滞。
2. 他的过失不仅对自己造成了困扰,还给家人带来了很多牵滞。
组词
组词: 牵引、牵连、牵制、牵动。
近义词
近义词: 掣肘、影响、束手束脚。
反义词
反义词: 顺利、自由、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