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陀的意思、伽陀的详细解释
伽陀的解释
(1).亦作“ 伽他 ”。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陀。” 吴兆宜 注引《祖珽事苑》:“梵言伽陀,此言讽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者, 唐 言颂,颂三十二言。”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伽他”:“此方当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 宋 黄庭坚 《题万松亭》:“二十年前, 涪翁 为篆其榜。今闻增葺,殊胜往时,远託 清禪师 易其榜,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间石上。” 元 耶律楚材 《再用韵赠抟霄》诗:“伽陀诵罢炉薰冷,一鉢疏羹当晓餐。”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
(2).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经山大师碑铭序》:“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大毒者,伽陀妙药。”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一九四:“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词语分解
- 伽的解释 伽 é 〔伽南香〕沉香。 〔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指佛寺。 伽 ā 〔伽倻〕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 伽 ā 〔伽马射线〕即“丙种射线”,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
- 陀的解释 陀 ó 〔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山冈。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伽陀的意思
伽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谈话或者叙述人物之事。它可以作动词或者名词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伽陀的部首是人,拆分后的笔画数是9。
来源和繁体
伽陀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另外,它也可以在佛经中看到。在繁体字中,伽陀的写法为「伽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康熙字典》中,伽陀的写法为「伽陀」。
例句
1. 他非常喜欢伽陀,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各种话题。
2. 这本小说是作者对伽陀的精彩叙述。
3. 他以流利的伽陀技巧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组词
组词:伽陀技巧、伽陀谈话、伽陀叙述、伽陀故事。
近义词
近义词:谈论、叙述、描写、述说。
反义词
反义词:保密、缄默、不谈、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