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的意思、仁德的详细解释
仁德的解释
[benevolent moral integrity] 待人宽厚而好施恩德
详细解释
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逸周书·大聚》:“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淮南子·缪称训》:“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后汉书·鲁恭传》:“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此诚陛下仁德之至。”
词语分解
- 仁的解释 仁 é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 * 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网络扩展解释
《仁德》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仁”和“德”,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理念。它在中文文化中被广泛认可,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部首:“仁”字的部首是“人”字,而“德”字的部首是“彳”字。
笔画:《仁》字的笔画排列顺序为二横一竖一撇一捺,共五画。而《德》字的笔画排列顺序为彳一横一竖一横一撇一捺,共七画。
《仁德》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儒家学说中注重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将其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中庸》一书中阐述了“仁德”作为理想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在繁体字中,《仁德》可以写作「仁德」。繁体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地区(如台湾和香港)中使用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不同于现代字形,原先的《仁德》字可以写作「仞德」。这种古老的写法反映了演变过程中汉字形态的变化。
例句1:“仁德是一种追求善良、宽厚、仁爱心态的价值观。”
例句2:“只有遵循仁德原则,人们才能在社会中取得和谐共处的境地。”
组词1:仁义礼智信(儒家的五伦之道)
组词2:仁爱、仁心、仁善、品德
近义词:仁义、仁慈
反义词:暴虐、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