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辱国殃民的详细解释

辱国殃民的意思、辱国殃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辱国殃民的解释

谓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韩侂胄 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 赵汝愚 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清 洪楝园 《警黄钟》第七出:“这两个贼子卖国偷生,甘心降敌,不肯练兵,临阵被虏,辱国殃民。” 郭沫若 主编《中国近代史稿》第一章:“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辱国殃民。”亦作“ 辱国殄民 ”。 明 刘基 《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词语分解

  • 辱国的解释 使国家蒙受耻辱详细解释受凌辱的国家。《荀子·富国》:“其於礼义节奏也,芒軔僈楛,是辱国已。”
  • 殃民的解释 使百姓受祸害。《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尧 舜 之世。”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都是那贪官惹祸自殃民,致使这 崑冈 失火难留玉。” 清 龙启瑞 《致曾涤

网络扩展解释

辱国殃民的意思

辱国殃民是一个成语,意指对国家带来耻辱,对人民带来灾难。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辱:辶(走之辶)+ 二笔

国:囗(口之囗) + 四笔

殃:歹(凶残之歹)+ 白(四点)+ 二笔

民:亻(人之亻)+ 二一(二一之一)+ 二笔

来源和繁体

辱国殃民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浣溪草·题张十一科弄笛有感》,意思是使国家受到侮辱、人民遭受灾难。

繁体字为「辱國殃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辱」的写法为「辰」+「罒」,表示被虐待、受辱的意思。

「殃」的写法为「殀」+「白」,表示殃及百姓、带来祸患的意思。

例句

这场政治丑闻辱国殃民,引发了全国的愤怒和不满。

组词

辱国、殃害国家、殃及百姓、民不聊生

近义词

辜负国家、危害国家、祸害人民、殃及无辜

反义词

保国安民、善政为民、国泰民安、光宗耀祖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6upnqib.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