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意思、三国的详细解释
三国的解释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2—280)
详细解释
指 东汉 后出现的 魏 、 蜀 、 吴 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 曹丕 称帝始,到280年 吴 亡止。或将 汉献帝 在位的年代(189-220)亦计入该期。亦以指 魏 、 蜀 、 吴 。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 陈寿 《三国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説下》:“谈《春秋》者则不知 宗周 既陨,而人有六雄;论《史》、《汉》者不悟 刘氏 云亡,而地分三国。”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城楼》诗:“ 六朝 文物随流水, 三国 江山独倚楼。”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三:“凡 三国 、 六朝 各史,俱包在内。”
词语分解
-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 国的解释 国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
网络扩展解释
三国——字义
《三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三”指的是数字3,“国”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或政权。因此,《三国》的字义是指同时存在的三个独立国家或政权。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国》中的第一个字“三”是由“一”(yī)和“口”(kǒu)两个部首组成。“一”是数字之一,表示数量;“口”表示人的嘴巴,也用来表示各种与口相关的物体或动作。所以,“三”的拆分部首为“一+口”,拆分笔画为4画。
《三国》中的第二个字“国”是由“玉”(yù)和“囗”(wéi)两个部首组成。“玉”表示美玉,也可用来形容贵重的东西;“囗”表示围墙或围绕。所以,“国”的拆分部首为“玉+囗”,拆分笔画为8画。
来源
《三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三国志》,是由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学家陈寿所编纂的一部记述这一时期的史书。《三国志》中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形成了三个政权:魏、蜀、吴,互相争夺统一中国的故事。后来,《三国志》中的“三国”一词逐渐成为指代这一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也用来形容同时存在的三个独立政权。
繁体
《三国》的繁体字为「三國」,换用繁体字后,整个词的形状稍有不同,但字义和用法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三国》中的“国”字在篆书中写作「囯」,在隶书中写作「圀」,在楷书演变而来的宋朝字帖中写作「微」。这些写法与现代的字形有所差异,但仍然代表着同一个字义。
例句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间的战斗故事。
2.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于魏、蜀、吴三国各自的历史背景、政权建立、战争征战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组词
三国合并、三国杀、三国演义、三国战争、三国时代等。
近义词
三个国家、三国政权、三个王国、三个主权等。
反义词
单一国家、统一国家、一个政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