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三征七辟的详细解释

三征七辟的意思、三征七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征七辟的解释

谓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晋书·孝友传·王裒》:“於是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词语分解

  • 三征的解释 .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征南大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各献征 吴 之计。朝以三
  • 辟的解释 辟 ì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ì 开发建设:开辟。 驳斥,排除:辟邪。

网络扩展解释

三征七辟

《三征七辟》是一个成语,意为三次征求意见、七次排除疑虑,表示做事认真、审慎。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征七辟》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三征”和“七辟”两个部分:三(一笔)征(十一笔);七(两笔)辟(五笔)。

“三”是指事物的数量,部首是“一”(象形),笔画数为一;“征”是指征求,部首是“彳”(步行),笔画数为十一;“七”也是指事物的数量,部首是“一”,笔画数为两;“辟”是指排除疑虑,部首是“辛”(金属),笔画数为五。

来源

《三征七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曲礼下》:“三征而辟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做事情之前先询问三次,再排除七次疑虑。这个成语后来逐渐演变为《三征七辟》,成为了一个常用词语。

繁体

在繁体字中,《三征七辟》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有些字的形态与现代写法不同。但《三征七辟》的写法由于具有较为明确的含义,所以在古代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例句

1. 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三征七辟是一种明智的态度。

2. 他在做决定之前,总是会三征七辟,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组词

1. 征求意见

2. 排除疑虑

3. 三思而后行

近义词

审慎小心、谨慎小心、慎重小心

反义词

轻率冲动、鲁莽草率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6utmqmY.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