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的解释
[denounce;condemn] 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
声讨敌人罪行
详细解释
(1).谴责罪行,加以讨伐。《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 三桂 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 三桂 死,乃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 刘裕 、 刘毅 、 何无忌 等从 京口 、 广陵 起兵,声讨 桓玄 。”
(2).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 朱元璋 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 元 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 朱元璋 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 张士诚 什么罪状。”
词语分解
- 声的解释 声 (聲) ē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名声。 音乐歌舞:声伎(女
- 讨的解释 讨 (討) ǎ 查究,处治:检讨。 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索取:讨还(俷 )。 求,请求:讨教(刼 )。讨饶。 惹:讨厌。讨人喜欢。 娶:讨老婆
网络扩展解释
声讨(shēng tǎo)一词的意思是公开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不满和批评,通常是因为对方有不道德或不公正的行为。拆分部首是“口”和“廴”,笔画为11画。
“声讨”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使用,它是通过将两个字合并而成的。其中,“声”表示声音或嘈杂的声响,“讨”表示惩罚或惩治。合在一起,表示通过声音或言辞来惩治某人或某事。
在繁体字中,“声讨”保持了和简体字相同的写法,没有发生变化。不过,繁体字的口语拼音为“sēng”和“tóu”,而不是简体字的“shēng”和“tǎo”。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声讨的写法为“聲討”。而在《说文解字》中,它的写法为“吟讨”,其中“吟”表示嘟囔或咏叹。
以下是声讨一词的例句:
1. 公众纷纷发表声明,声讨这起丑恶事件。
2. 许多人集会示威,表示对政府的声讨和不满。
3. 这篇文章对某位名人的行为进行了声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些与声讨相关的词语包括:
1. 批评: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和指责。
2. 谴责: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不满和谴责。
3. 抗议:表示公开反对某人或某事并要求改变的行动。
与声讨相对的反义词是表扬,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和肯定。
总之,声讨一词通过声音和言辞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不满和批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使用。拆分部首为“口”和“廴”,拼音为“shēng tǎo”,笔画为11画。在繁体字中保持了相同的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可能有不同的写法。一些与声讨相关的词语包括批评、谴责和抗议。而与声讨相对的反义词是表扬。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6yqna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