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榜的意思、石榜的详细解释
石榜的解释
(1).亦作“ 石牓 ”。石制的匾额。《神异经·中荒经》:“东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户共一门,石牓题曰‘鬼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碑南二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餘,半下为束竹交文,作制极工。石榜云:‘ 晋 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 扬州 江州 诸军事安东大将军 譙定王 河内 温司马公 墓之神道’。” 唐 皎然 《答李侍御问》诗:“自笑不归看石牓,谁高无事弄苔泉。”
(2).即石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虾蟆》﹝集解﹞引 陈藏器 曰:“又有鼃蛤、螻蛄、长肱、石榜、蠼子之类,或在水田中,或在沟渠侧,未见别功。”参见“ 石撞 ”。
词语分解
- 石的解释 石 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
- 榜的解释 榜 ǎ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榜 à 摇船的
网络扩展解释
石榜的意思
《石榜》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描述刻在石头上的碑文或题词。这是一个古老的词汇,通常用于指代古代石碑上的文字。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汉字的部首和笔画来拆分《石榜》这个词:
部首:石(shi)
笔画:横竖撇捺撇竖撇横(16画) 和 木(mu)
笔画:竖撇捺撇捺横(5画),共21画。
来源和繁体
《石榜》这个词的来源是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当中国人最早开始书写文字时,他们将图案刻在兽骨或甲骨上来纪录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用石头刻字,以便储存更多的信息。这种方法变成了一种习惯,人们继续用石头刻字,不仅是为了保存信息,还为了纪念一些重要的事件或人物。
在繁体字中,《石榜》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石榜》为例,汉字的形状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但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古代的汉字写法在书法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受到了古代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石榜》的例句:
1. 我今天去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庙宇,上面刻着精美的石榜。
2. 这块石榜是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诗人而刻的。
3. 石榜上的文字已经年代久远,但依然清晰可辨。
组词
《石榜》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语,比如:
1. 石碑 (shí bēi):用石头制作的碑,通常上面刻有文字。
2. 石刻 (shí kè):利用刀具在石头上刻字、刻画的技艺。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石榜》近义的词语有:
1. 石碑 (shí bēi)
2. 石牌 (shí pái)
3. 刻石 (kè shí)
与《石榜》反义的词语有:
1. 木板 (mù bǎn)
2. 纸张 (zhǐ zh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