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炭漆身的意思、吞炭漆身的详细解释
吞炭漆身的解释
战国 时, 豫让 受知于 智伯 。后, 韩 、 赵 、 魏 三家合力攻杀 智伯 。 豫让 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 赵襄子 ,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覩圣颜。”《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这番举动,也就如古人的卧薪尝胆、吞炭漆身一般。”
词语分解
- 吞炭的解释 .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尸子》卷下:“昔 夏桀 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谓报恩。用 豫让 吞炭事。《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
- 漆身的解释 .以漆涂身。 战国 晋 豫让 为 智伯 复仇事。《战国策·赵策一》:“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为
网络扩展解释
《吞炭漆身》的意思
《吞炭漆身》是一个成语,意指极端忍耐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原指修行僧人善忍苦行,甚至可以吞下炭火、涂漆于身,以证明自己的信仰和毅力。后来引申为对于遭遇重大困难和苦难时,不畏艰辛,坚持到底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吞炭漆身》的拆分部首为口、炎、水,部首的意义分别是口音、火、水。该词的笔画数一共为22画。
来源和繁体
《吞炭漆身》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修行僧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忍耐力和对信仰的坚持,进行了一些惊人的行为,其中包括吞炭和涂漆于身。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极致表现。
繁体字的写法是:《吞炭漆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吞炭漆身》的汉字写法没有明确的变动,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
他在事业的道路上吞炭漆身,一直坚持不放弃。
为了实现梦想,她吞炭漆身,努力学习并不断进步。
组词
吞风,吞云,吞吐,忍辱负重,坚忍不拔,苦行僧等。
近义词
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百折不挠。
反义词
懒散放任,投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