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踠迹的详细解释

踠迹的意思、踠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踠迹的解释

亦作“踠蹟”。1.马屈其足。意欲奔驰之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踠迹迴唐,畜怒未洩。” 李周翰 注:“踠跡畜怒,谓驰骤之势未散也。”

(2).俯伏。《文选·陆机<辨亡论下>》:“ 陆公 以偏师三万,北据 东坑 ,深沟高垒,按甲养威,反虏踠跡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 吕延济 注:“踠跡,谓俯伏也。”


见“ 踠跡 ”。

词语分解

  • 踠的解释 踠 ǎ 骡马等脚与蹄相连接的弯曲处:“马有双脚胫,亭行六百里,迴毛起踠膝,是也。” 弯曲:“马踠足,是以不得速。” 病名,手脚弯曲不能伸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笔画数
  • 迹的解释 迹 ì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踠迹

踠迹(wǎn j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踠”和“迹”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踠”字的拆分部首是“足”,总共由14笔构成;“迹”字的拆分部首是“辶”,总共由8笔构成。

来源

踠迹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出现于《孟子·公孙丑上》:“独立溪谷之间,不见踠迹。”意思是在偏僻的山谷中找不到人迹。

繁体

在繁体字中,踠迹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踠迹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但具体的写法需要参考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和字帖。

例句

1. 这片森林藏匿了无数野生动物的踠迹。

2. 他犹如一阵风,匆匆离去,不留丝毫踠迹。

3. 雪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物在地面上留下的踠迹。

4. 经过连续几天强降雨,洪水已经把原本的踠迹冲刷得一片模糊。

组词

踠动(wǎn dòng)、踠倒(wǎn dǎo)、迹象(jì xiàng)、踏迹(tà jì)。

近义词

踪迹、痕迹、足迹。

反义词

痕迹消失、无迹可寻。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7Cpl6qd.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