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辞耸听的意思、危辞耸听的详细解释
危辞耸听的解释
[say frightening things just to raise an alarm]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词语分解
- 危辞的解释 .直言;激烈的言论。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揜何漼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伏闕讼寃,危辞表愤。”.恐吓的言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
- 耸听的解释 故意夸大其辞,使人震惊危言耸听详细解释.耸然而听。耸,通“ 悚 ”。 唐 韩愈 《孔君墓志铭》:“坐则与从史説古今君臣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輒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从史常耸听喘汗。
网络扩展解释
《危辞耸听》的意思
《危辞耸听》是一个成语,意为言辞危险而引起恐慌。形容言论过激,令人震惊。多用于形容文章或演讲的风格。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危辞耸听》由四个字组成,拆分部首为卩辛耳言,并且共有19个笔画。
来源
《危辞耸听》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卖杨柳者言》中:“欲学吾之卖杨柳者,充耳目以危辞。”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并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运用。
繁体
繁体字的《危辞耸听》为「危辭聳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危辞耸听》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未有明显变化。
例句
他的演讲充满了危辞耸听的言论,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和争议。
组词
衍生词: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近义词
类似词语有:言辞激烈、激愤之辞。
反义词
与《危辞耸听》相反的词语为:平和言辞、温和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