碔砆混玉的意思、碔砆混玉的详细解释
碔砆混玉的解释
比喻以假乱真,似是实非。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带经堂诗话》:“ 徐禎卿 在 武昌 作云:‘ 洞庭 叶未下, 瀟 湘 秋欲生。高斋寒雨夜,独卧 武昌 城。重以桑梓感,凄其 江 汉 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南征?’诗格固高,而乏真诣。既云 洞庭 ,又云 瀟 湘 ,又云 江汉 ,地名错出,尤为诗病。此所谓碔砆混玉,似是实非者,而 渔洋 极赏之。”
词语分解
- 碔砆的解释 似玉之石。《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碝石、碔砆,皆石之次玉者……碔砆,赤地白采,葱蘢白黑不分。” 唐 陈子昂 《荆州大崇福观记》:“文彩构槛,碔砆砌阶。”
- 玉的解释 玉 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
网络扩展解释
《碔砆混玉》的意思
《碔砆混玉》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外观粗糙、毫无光泽,呈现出一种不光滑的状态,暗示了缺乏美感或精细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碔砆混玉》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它们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 碔(石):石字旁,12笔
- 砆(石):石字旁,10笔
- 混(水):水字旁,11笔
- 玉(王):玉字旁,5笔
来源和繁体
《碔砆混玉》这个词语源于古代汉语,具体的出处和用法虽然无法确定,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时出现,形容宝石或人的皮肤质地粗糙、不光滑。在繁体字中,这个词语的写法基本上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一些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碔砆混玉》这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写法保持基本一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句
一般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上的划痕、擦伤或损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皮肤、面容或仪表的不完美。
例如:
他们的心情糟糕到极致,脸上的神情也透露出了一种《碔砆混玉》般的颓唐。
这块宝玉外表光洁之下却隐藏着《碔砆混玉》的内在瑕疵。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碔砆不驯、混玉碎瓦
近义词:粗糙、凹凸不平
反义词:光滑、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