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贯的意思、午贯的详细解释
午贯的解释
十字形交叉贯穿。《周礼·秋官·壶涿氏》:“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 贾公彦 疏:“以象牙从橭贯之为十字,沉之水中。”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十字》:“ 白乐天 诗:‘十字津头一字行。’十字,即古人所云午贯也。” 钱基博 《无锡光复志》:“ 无锡 非用武地,然陆路四闢……川河午贯。”
词语分解
- 午的解释 午 ǔ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古同“忤”、“迕”,逆,背。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贯的解释 贯 (貫) à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贯。 穿,通,连:贯穿。贯串。贯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贯。贯注。贯彻。贯珠(
网络扩展解释
《午贯》的意思
《午贯》(wǔ guàn)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太阳中午时高度达到最大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午贯》的拆分部首是「十」,总共有「十」个笔画。
来源
《午贯》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学。古人观察太阳运动时发现,在中午时分太阳高度最高,形成了「午贯」的说法。
繁体
《午贯》的繁体字形为「午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午贯」的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和现代一致。
例句
1. 那一天,太阳的高度达到了午贯的位置。
2. 我站在户外,感受着午贯时的热烈。
组词
1. 午时:指中午时分。
2. 贯日:指太阳连续升起和落下的过程。
近义词
中天、正午、全午
反义词
半夜、黄昏、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