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樏的意思、乌樏的详细解释
乌樏的解释
古代一种黑色食盒,中分格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罗友 ﹞在 益州 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 徐震堮 校笺:“樏,食盒也。《玉篇》:‘扁榼谓之樏。’《广韵》:‘盘中有隔也。’”
词语分解
- 乌的解释 乌 (烏) ū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黑色的:乌亮。乌云。 无,没有:化为乌有。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古同“呜”,呜乎。
- 樏的解释 樏 é 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东西:“泽行乘舟,山行乘樏。” 樏 ě 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像盘,中有隔档:“族人大怒,便兴樏掷其面,夷甫都无言。”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乌樏
乌樏(wū lóu),这个词源于汉语,是一个表示画家或书法家在画作或书法作品中所使用的笔触名词。拆分部首是木(mù)和申(shēn),笔画数为5。乌樏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鬰」。
乌樏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御批凌雪阁贴字帖》这本字帖。字帖是明代广东地区因书法而知名的几位书法大师所创作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各种笔触名词。乌樏则是在这本字帖中首次出现的。这一词汇,后来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成为了汉字书法和绘画领域中常见的专业术语。
在繁体字中,乌樏的写法是「烏樓」,与简体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繁体字的书写更加繁琐,使用的笔画较多。尽管现代社会中简体字的使用已经普遍,但在一些场合,如传统书法展览和艺术研究中,繁体字仍然被广泛采用。
在古代,乌樏这个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在古汉字中,它常被写作「鬰」,这是一个由部首爪(zhǎo)和喻(yù)组成的字。这种写法在汉代的碑刻和铭文中较为常见。
以下是乌樏一词的例句:
1. 画家运用生动的乌樏,将水草的自然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2. 书法家运用乌樏的轻重有致,使字体更加丰富有力。
组词
乌樏的相关组合词有:乌镂、乌染、乌白、乌蚀。
近义词
乌樏的近义词有:黑白、墨迹、墨痕。
反义词
乌樏的反义词有:淡泊、明亮、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