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的意思、五力的详细解释
五力的解释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词语分解
- 五的解释 五 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
- 力的解释 力 ì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姓。
网络扩展解释
《五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五力》是一个汉字词语,指代五种力量或能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五力》的部首是力,共有五画。
来源
《五力》这个词来源于汉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具备的五种力量或能力。
繁体
《五力》的繁体字为「五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五力」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五」和「力」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1. 他的五力都非常出众,无论在体育、学术还是领导能力方面都是顶尖的。
2. 这部电影展示了五力的力量,让人们深受启发。
组词
1. 力量:指某物或某人所拥有的力量。
2. 力行:指通过行动来表现力量。
3. 力争:指努力争取,全力以赴。
4. 力士:指体力非常强大的人。
5. 力图:指努力争取,向某个目标努力。
近义词
1. 五种力量:五肢、五能。
2. 五种能力:五才、五艺。
反义词
1. 无力:指缺乏力量。
2. 五力之外的力量:其他力量、附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