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庸的意思、无庸的详细解释
无庸的解释
[need not] 毋庸;无须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详细解释
(1).无须,不必。《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杜预 注:“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宋 叶适 《杨夫人墓表》:“尔学不成,无庸归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我无庸多说,我病中曾受过几个小朋友的赠与。”
(2).平庸,无所作为。《魏书·高崇传》:“臣以无庸,谬宰神邑。”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结欢良有裕,联寀媿无庸。”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有志者以拘挛而废,无庸者以积累而升。”
(3).没有用处。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友人有言 秦 中一好古家,藏有古弹碁局……然弹碁之法不传,局即存,无庸也。”
词语分解
- 无的解释 无 (無) 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有 笔画数:; 部首
- 庸的解释 庸 ō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岂,怎么:庸讵(岂,何以,
网络扩展解释
无庸
《无庸》是一个词语,由“无”和“庸”两个字组成。其中,“无”是由“一”和“无”两个部首组成的,总计有四个笔画;而“庸”是由“广”和“⺕”两个部首组成的,总计有五个笔画。
源自《康熙字典》的记载,“庸”原本的意思是“闲散”,后来逐渐演变为“不必”。而由“无”和“庸”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无庸》一词,表示“毫无疑问、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意思。
在繁体中,词语《无庸》的写法与简体一致。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字形为类似传统繁体字的样子。例如,“无”字在古代的写法是像一个人弯腰的形状,表达了“被束缚”“所以不能自由行动”的意思,与现代的写法有所区别。
以下是“无庸”的一些例句:
- 在这项事业中,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我们已经无庸置疑地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
-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因此无庸怀疑它的可行性。
与《无庸》有关的组词有:无庸置疑、无庸讳言、无庸赘述。
与《无庸》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毫无疑问、完全肯定。
与《无庸》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有疑问、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