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兀者的详细解释

兀者的意思、兀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兀者的解释

(1).断去一足的人。《庄子·德充符》:“ 鲁 有兀者 王駘 ,从之游者,与 仲尼 相若。” 成玄英 疏:“刖一足曰兀。” 唐 杜甫 《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清 曹寅 《瑮亭》诗:“兀者为之泣,墨者异所悲。”

(2). 金 元 两代对 松花江 下游直到 黑龙江 下游及 精奇里江 南北、 乌苏里江 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 兀者 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 元 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 明 代习称为 野人女直 。 清 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 兀者 。

词语分解

  • 兀的解释 兀 ù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高高地突起:兀然(.高高突起的样子;.突然;.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这,这个;.怎么,怎的
  • 者的解释 者 ě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

网络扩展解释

兀者:词义和来源

兀者,又称为“勿”、“兕”(繁体),在汉语中起名词和动词的作用,具有多种意思。作为名词时,兀者指的是一种野生的犀牛,现已经灭绝。作为动词时,兀者表示停止、不继续等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兀者的部首是“八”字,拆分后的字形:八土人。八是上半部分,“土”是下半部分,表示此字与人(农民)相关。

八字部首的笔画数为2,土字部首的笔画数为3,人字部首的笔画数为2,共计7笔。

繁体字形

在繁体字中,兀者的写法有两种:勿和兕。勿字是由勹和一横组成,象征不、勿作、不可作。

兕字由己和犬组成,犬像形象地描绘了犀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兀者的写法并不是现在流行的字形,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字形:逩。逩由辶和心组成,辶表示行走的意思,心表示内心的含义。逩字在古代多用做副词,表示“很多”的意思。

例句

1. 深山之中,遇见了一只兀者,它仰视着天空,仿佛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2. 这个项目的进展兀者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组词

兀然、兀自、兀坐、兀立、兀兀等。

近义词

停止、中止、终止、截止。

反义词

继续、进行、延续、持续。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7GplaSg.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