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膋的意思、萧膋的详细解释
萧膋的解释
(1).香蒿和脂膏。祭祀时两物焚烧可以产生馨香。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籩甒在堂,萧膋在庭。”
(2).借指焚香祭祀。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于时降登,于时兴俛,于时萧膋,于时燕语。”
词语分解
- 萧的解释 萧 (蕭) ā 即“艾蒿”。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
- 膋的解释 膋 á 肠上的脂肪;也泛指脂肪:“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萧膋的意思
《萧膋》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多用于形容某人相貌悲凉、苍白无力的样子。比喻人的面容或神态无精打采、消瘦、憔悴。与“憔悴”、“萧条”等词意思相近。
拆分部首和笔画
《萧膋》由两个汉字组成:萧(草木部首,共11个笔画)和膋(肉字旁,共14个笔画)。
来源
《萧膋》最早出自《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对唐代宰相萧侗的描述:“面皮如抽筋之状,以千百万计。谓之萧膋。”
之后,《萧膋》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广泛运用于描写人物的相貌和精神状态。
繁体
《萧膋》的繁体字为「蕭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蕭僂」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蕭」字的「彡」部写得更加明显,而「膋」字的「冫」部写得更加扁平。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书写样式和演变所致。
例句
1. 他面容冷峻,一副萧膋的样子。
2. 这段日子过得很艰难,他已经萧膋得看不出过去的风采。
组词
萧然、萧瑟、萧疏、膋倒
近义词
憔悴、枯槁、消瘦
反义词
英武、肥胖、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