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笳的意思、箫笳的详细解释
箫笳的解释
管乐器名。笳即胡笳。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若夫觴酌凌波於前,簫笳发音於后。”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须臾醉起簫笳发,空见红旌入白云。” 宋 苏舜钦 《游南内九龙宫》诗:“簫笳迭终日,旌仗展无穷。”
词语分解
- 箫的解释 箫 (簫) ā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弓的末端。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笳的解释 笳 ā 〔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箫笳
《箫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箫”和“笳”。
部首是指一个汉字的主要部分,它可以用来帮助查找字典和学习字形。其中,“箫”的部首是“竹”(zhú),而“笳”的部首是“竹”(zhú)。
笔画是指一个汉字的基本笔画数目和顺序。根据汉字书写规范,“箫”这个字由11个笔画组成,而“笳”这个字由11个笔画组成。
《箫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乐乐器。箫和笳都是古代的吹奏乐器,箫是一种长的竹管乐器,笳则是一种短的竹管乐器。
在繁体字中,“箫”和“笳”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只是笔画形状稍微有所不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有些字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箫”在古代常使用“蕭”来代替,而“笳”则常使用“筴”来代替。这些变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展示“箫笳”这个词的使用情况:
1. 他技艺精湛地吹奏着箫笳,引来了众多观众的赞赏。
2. 这首曲子以箫笳为主旋律,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组词:吹箫、乐笳、箫声、笳韵。
近义词:箫笙(xiāo shēng)、笳薨(jiā hōng)。
反义词:笛子、簧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