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款的意思、谐款的详细解释
谐款的解释
和谐款洽。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当世之士,皆愿与交, 撝 随方接对,无不谐款。”
词语分解
- 谐的解释 谐 (諧) é 和,配合得当:和谐。谐调(俹 )。谐音。 滑稽:诙谐。谐趣。谐谑(诙谐逗趣)。亦庄亦谐(既严肃又诙谐)。 (事情)商量好,办妥:事谐。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款的解释 款 ǎ 诚恳: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 式样:款式。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
网络扩展解释
谐款的意思
谐款是指,在戏曲演唱或者诗词创作中,为了增加韵味,将原本不符合平仄的字词替换成符合平仄要求的字词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谐款的拆分:讠(言)+ 从(从、丷)+ 示(示)。
谐款的总笔画数:12画。
来源及繁体字
谐款来源于《诗经·桃夭》,原文描写了桃树开花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在宋代,刘敞将原文改为:“谐谐其谐谐。”从而开创了谐韵之风。
在繁体字中,谐款的写法为「諧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谐款的写法并不是现代的「谐款」,而是「歜歡」。古代文人常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作品,表达诗词的韵律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例句
1. 他在写诗时经常使用谐款,使作品更具音韵之美。
2. 这首曲子中运用了很多谐款,让人听起来更加动听。
组词
谐曲、谐音、谐韵。
近义词
押韵、平仄、韵律。
反义词
不谐、其他违反平仄要求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