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廌的意思、獬廌的详细解释
獬廌的解释
(1).即獬豸。 晋 张协 《七命》:“拉甝虪,挫獬廌。”《新唐书·酷吏传·侯思止》:“獬廌不学而能触邪,陛下用人安事识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獬廌不饮恶溪水,凤皇爱占青桐枝。”参见“ 獬豸 ”。
(2).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讥省台》:“民间颇言其(御史大夫 纳璘 )贪……有人大书于臺之门曰:‘苞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恐未能;二十四官徒獬廌, 越王臺 上望 金陵 。’”
(3).指代御史等执法官。 唐 李商隐 《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凤凰传詔旨,獬廌冠朝端。”一本作“ 獬豸 ”。 冯浩 笺注引《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廡……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 宣政门 。”参见“ 獬豸 ”。
词语分解
- 獬的解释 獬 è 〔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 廌的解释 廌 ì 〔解( 法。?)廌〕古同“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獬廌的意思
《獬廌》(xì zhì)是指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又称为“独角兽”或“犀牛兽”。它是古代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常被描绘为拥有一只角的神奇兽形,有着狮子的头、鹿的身子、牛的尾巴和马的蹄子。獬廌被认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力量,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
拆分部首和笔画
《獬廌》的拆分部首是“王”和“犬”,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玉和犬,其中“玉”作为左部首,表示与玉石有关,而“犬”作为右部首,表示与犬有关。《獬廌》的总笔画数是18画。
来源和繁体字
《獬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文化中,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和传统绘画中。繁体字“獬廌”在形状上更加复杂,包含更多的笔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獬廌》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然而,无论古代汉字的具体写法如何变化,它们都试图以简洁的方式表达事物的形象和含义。
例句
1. 传说中,只有皇帝才能拥有獬廌的标志,象征着他的尊贵和权力。
2. 在这个故事中,獬廌以其威严和神秘的形象守护着宫廷。
组词
丰獬(fēng xì):指人或物的富饶和珍贵。
瑞獬(ruì xì):表示吉祥和幸运的犀牛兽。
近义词
瑞兽、神兽、灵兽
反义词
凶兽、恶兽、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