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解释
(1) [conscience]∶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2) [synderesis]∶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详细解释
(1).本谓天然的善良心性。《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 朱熹 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2).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 僕固怀恩 叛 唐 , 李日月 为 朱泚 将,而其母皆知逆顺之理,良心不可泯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彼岂有真才实学,能起死回生耶?徒以人命为孤注耳,良心安在!” 巴金 《灭亡》四九:“但是她一旦离开了他,特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感觉到剧烈的良心上的痛悔。”
(3).好心。《西游记》第五八回:“ 大圣 本是良心, 沙僧 却有疑意。”
词语分解
- 良的解释 良 á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良莠不齐。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
- 心的解释 心 ī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
网络扩展解释
良心(liáng xīn)是指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道德判断与责任感。它是人们所认知的善恶之分的准则,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良心的拆分部首是艮心,艮字表示山,暗示着人们内心深藏着坚定的道德原则。良心的笔画数为7划,由竖、横、撇、捺等基本笔画组成。
良心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据考证,良心最早出现在《尚书》、《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在古代文字中,良心的写法较为简化,多数使用“良”字加上表示心的字形,例如“良心”可以写作“良忄” 或“良⺗”。
在繁体字中,良心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保持了“良心”的字形。除了简体和繁体字,良心也是一词被广泛使用的而且没有其他非简体或繁体的变体。
以下是使用“良心”一词的典型例句:
1. 做事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不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2. 她是个有良心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关于良心的组词,可以有诸如“良心犯”(指对自己良心的折磨与负罪感)、 “良心发现”(意指某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或不道德行为)、“良心谴责”(指由内心深处产生的道德负罪感)等等。
良心的近义词可以有“良知”(指与良心相仿,指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判断力和自我反省能力)以及“道德心”(指有关善恶的判断、表现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而良心的反义词则可以是“恶心”(指毫无道德约束、对恶意和邪恶行为没有抵触感)或者“冷血”(指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对他人的痛苦不关心或没有反应)。
总之,良心是人类内心的一种道德判断准则,延续至今。无论是古代汉字写法,还是现代汉字的简化和繁体,都没有改变“良心”这个词的内涵。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可以表达道德责任、良知、善恶判断等意义。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q+lmq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