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贤无方的意思、立贤无方的详细解释
立贤无方的解释
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 汤 执中,立贤无方。” 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贤则立,而无常法,乃申上执中之有权。”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为国、淡名利忘报復之人,柄政当朝,立贤无方,庶可办也。”
词语分解
- 立的解释 立 ì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马上,即刻:立
- 无方的解释 ∶不得法;方法不对经营无方 ∶没有固定的方向、处所、范围详细解释.没有方向、处所的限制。谓无所不至。《易·益》:“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孔颖达 疏:“其施化之益,无有方所。” 晋 陆云 《南征赋
网络扩展解释
立贤无方
《立贤无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才平庸、无能。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个成语。
词义解释
立贤无方意味着一个人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正确的运用方式,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立贤无方》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立”、“贤”、“无”和“方”。
其中,“立”字的部首是“立”,总共有五画。
“贤”字的部首是“贝”,总共有八画。
“无”字的部首是“无”,总共有四画。
“方”字的部首是“方”,总共有四画。
词源来源
《立贤无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具体来源尚不清楚。
繁体字
《立贤无方》的繁体字为「立賢無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些字在形状上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立贤无方》也有可能在古时候的写法中有所变化。
例句
1. 这位官员立贤无方,虽然有能力,但总是不能顺利完成工作。
2. 这个团队的领导立贤无方,没有正确的决策能力,导致项目失败。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能力有余、财大气粗、知行合一
反义词:治国有方、贤能有道、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