跼蹙的意思、跼蹙的详细解释
跼蹙的解释
亦作“ 跼踧 ”。亦作“ 跼蹴 ”。1.徘徊不前貌。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老步失腾驤,短辕甘跼蹙。” 金 赵秉文 《和渊明<饮酒>》:“騏驥驾盐车,跼蹙困中途。” 元 耶律楚材 《过阴山再用前韵和人》:“倚云天险不易过,驌驦跼蹙追风蹄。”
2.不安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皮日休》:“ 巢 ( 黄巢 )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 日休 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 跼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琴仙 闻言,梨花白面,陡泛红霞,不胜跼踧之状。”《隋唐演义》第三六回:“若是 宝儿 心下有私,未免要惊慌,或是面红,或是跼蹴。”
词语分解
- 跼的解释 跼 ú 同“局”⑨。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 蹙的解释 蹙 ù 紧迫:穷蹙。 皱,收缩:蹙眉。蹙额。蹙皱。蹙缩。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局促不安:蹙蹙。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跼蹙》是什么意思
《跼蹙》(jú cù)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步履艰难、蹒跚而行的样子。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行走时因为受伤或者障碍物而困难重重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跼蹙》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足”和“足”。它的总笔画数为31。
来源和繁体
《跼蹙》是一个古汉语词语,出自《左传》。《跼蹙》是后来的修正字形,其繁体写法为 《距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古代的《跼蹙》常常使用传统的篆书字体,字形比较古朴,更加像图画。
例句
1. 他因为受伤而步履跼蹙地走进了医院。
2. 在漆黑的夜晚,我心里感到恐惧,跼蹙地走进了森林。
组词
1. 跖蹶(jú jué):形容行走艰难,脚步不稳定。
2. 哀蹙(āi cù):形容悲伤或苦恼的表情。
近义词
1. 踉跼(liàng jú):形容蹒跚、艰难行走。
2. 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形容行走不稳定、摇摇晃晃。
反义词
轻盈、灵活、矫健。例如: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