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斧的意思、拒斧的详细解释
拒斧的解释
即螳螂。《吕氏春秋·仲夏》“小暑至,螳螂生” 汉 高诱 注:“螳螂…… 兖州 谓之拒斧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螳蜋》:“蟷蜋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蜋。 兖 人谓之拒斧。”参见“ 螳螂 ”。
词语分解
- 拒的解释 拒 ù 抵挡,抵抗:拒守。拒敌。抗拒。 不接受:拒绝。拒谏(拒绝劝谏)。来者不拒。 古同“矩”,方阵。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斧的解释 斧 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
网络扩展解释
拒斧的意思
拒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拒绝接受斧头,比喻拒绝财物的引诱,坚守原则。这个词体现了人们坚守信仰、拒绝诱惑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拒斧可以拆分为“拒”和“斧”两个部分。其中,“拒”的部首是扌,笔画数为3;“斧”的部首是斤,笔画数为4。
来源
《拒斧》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卫人有病者,卜之,曰‘拒斧钺,无所害’”。取意于先民时代,当时斧头用来判刑,人们用来测试是否贪污,如拒绝接受斧头,则说明自己无罪,可以得到清白。后来逐渐引申为坚守原则,拒绝财物的诱惑。
繁体
拒斧的繁体字是「拒斧」,和简体字的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拒斧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写法是「拒釜」,意思也是拒绝接受斧头。
例句
1. 他宁可贫穷一生,也决不屈服于金钱的诱惑,坚守着拒斧的原则。
2.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学会拒斧,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组词
拒绝、拒捕、拒不、拒马、拒水等。
近义词
推却、拒绝、抗拒、抵制等。
反义词
接受、欢迎、采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