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下的意思、刻下的详细解释
刻下的解释
现在;目前。《水浒传》第八六回:“与汝突骑五千,精兵二万,就做先锋,即便会同 太真 駙马、 李金吾 ,刻下便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张太宰》:“刻下父母俱存,大小无恙,光景已佳。”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刻下制军正在求贤,你很可以把你的意思,写个条陈递上去。”
词语分解
- 刻的解释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
- 下的解释 下 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
网络扩展解释
刻下的意思
刻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为立刻、马上、立即。表示时间非常紧迫,要立即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刻下由左右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刀(刂),右边的部首是人(人)。刀表示与切割、雕刻等有关,人表示与人有关。刻下的总笔画数为8。
来源
刻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音乐志》中,意味着立刻行动或增添紧迫感。后来逐渐成为日常用语,用来表示一种迫在眉睫的意味。
繁体字
刻下的繁体字为「刻下」,基本形态和简体字相同,只是书写时形状稍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刻写时,形态多样。刻下在古时候写作「剋下」,「剋」是刀的古字形,「下」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收到消息后立刻刻下前往会议室。
2. 只有刻下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组词
刻意、刻苦、刻板、刻薄、刻不容缓
近义词
即刻、立即、立刻、马上
反义词
迟延、拖延、耽搁、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