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的意思、和戎的详细解释
和戎的解释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达夫 《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明 马銮 《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达夫 《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词语分解
- 和的解释 和 é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和谐;.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
- 戎的解释 戎 ó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
网络扩展解释
《和戎》的意思
《和戎》指的是和平与战争的统一,意味着通过和睦与争斗来实现国家的和谐。
《和戎》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和戎》包含两个部首,左边为「禾」(hé),右边为「戈」(gē)。这两个部首分别代表着「农业」和「武器」。
按照传统的笔画顺序拆分,《和戎》共有11画。
《和戎》的来源
《和戎》一词最早出现在《仪礼·曲礼》一书中。在古代,戎指的是“夷狄”,即外来的部落和国家,与中国古代王朝的关系有待解决。与此同时,《和》则代表着和平、友善和国家统一的愿望。
《和戎》的繁体字
《和戎》的繁体字为「和戎」,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和」字的「禾」部分表示稻穗,「口」表示和平。而「戈」字在古代写作「支」,表示兵器。所以《和戎》在古时候的写法为「禾支」。
《和戎》的例句
1. 古人常说:“安内攘外,顺应天和戎,才能保持国泰民安。”
2. 作为一名和平使者,他通过和戎的方式取得了各族部落的合作。
与《和戎》相关的组词
1. 和平:表示国家或个体之间的友好、无冲突状态。
2. 战争:指国家或集团之间使用武力进行的敌对行动。
3. 夷狄:指古代中国以外的边境部落或民族。
《和戎》的近义词
1. 平戎:指平定战乱,达到和平的目的。
2. 辅戎:指助战,为战争提供帮助。
《和戎》的反义词
对立于《和戎》的词语是「克敌制胜」,意味着对敌人采取胜利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