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劾状的详细解释

劾状的意思、劾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劾状的解释

(1).揭发过失或罪行的文状。《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序》“遂辞出,投劾而去” 唐 李贤 注:“自投其劾状而去也。”

(2).揭发罪状。《新唐书·崔隐甫传》:“浮屠 惠范 倚 太平公主 胁人子女, 隐甫 劾状,反为所挤,贬 邛州 司马。”

词语分解

  • 劾的解释 劾 é 揭发罪状:弹(俷 )劾。参(乶 )劾。 笔画数:; 部首:力; 笔顺编号:
  • 状的解释 状 (狀) à 形容,样子:状貌。奇形怪状。 情况,情形:状况。病状。现状。 叙述,描写:状语。状其事。写情状物。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状。诉状。供状。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状。委任状。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劾状的意思

劾状(hé zhuàng)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对官员进行指责和控告的文件,并要求对其进行惩罚或罢免。这个词常常用于描述一种官方文件,在古代被用于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劾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力部(力)和言部(言)。它的总笔画数为7。

来源

劾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官员出任职务时,会有人监察其行为并对不当行为进行控告。这些控告通常以文件的形式提交给上级官员或皇帝,称为劾状。

繁体

劾字的繁体形式为「劾」,由部首力和言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劾字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訸」,由两个独体字组成。后来经过了演变和简化,变为了现在的「劾」。

例句

1. 他提交了一份劾状,要求对市长进行调查。

2. 这位官员因为受到了数起劾状的控告,最终被罢免了职务。

组词

1. 劾责:指责和控告某人的行为。

2. 劾弹:用来对官员进行指责和控告的文件。

3. 劾罢:罢免某人的职务,并对其进行惩罚。

近义词

1. 指责:对某人的行为进行申斥和批评。

2. 控告:向法院或相关机构提出一个人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指控。

反义词

1. 表彰:对某人的优秀行为进行赞扬和奖励。

2. 称赞:对某人表现出色或取得成就时表示赞许。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qmqlaaa.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