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画龙刻鹄的详细解释

画龙刻鹄的意思、画龙刻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龙刻鹄的解释

同“ 画虎刻鵠 ”。 清 唐孙华 《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鵠半虚名。”

词语分解

  • 画龙的解释 .绘画龙的形象。《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箱画龙。”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我辈彊追仿,画龙成蜥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元朝》:“道士 吴
  • 刻鹄的解释 .喻仿效前贤。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 宋 秦观 《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鵠初成,画

网络扩展解释

《画龙刻鹄》的意思

《画龙刻鹄》是一个成语,意为绘画龙和刻鹄,比喻用技艺高超的手法来表达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画龙刻鹄”这个词的部首拆分为:画(丷),龙(龍),刻(刂),鹄(鵠)。其中,画部和刻部属于象形字,龙部和鹄部属于象形兼会意字。它们的总笔画数分别为:画(8画),龙(16画),刻(2画),鹄(15画)。

来源和繁体

《画龙刻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是由明代郑梦九所撰写。繁体字中,画、龙、刻、鹄的写法分别为:畵、龍、刻、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例如,古时候的“画”字,写法与现代有所差异,类似于“衮”字;“龙”字的古代写法与现代的写法基本相同;“刻”字的古代写法中"刂"的叉刀形状较为明显;“鹄”字的古代写法中"鹿"的形状更接近字义的鸟部分。

例句

1. 他的绘画水平非常高超,可以说是画龙刻鹄。

2. 这幅画采用了画龙刻鹄的技法,栩栩如生。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丹青妙手、巧夺天工、功夫深厚、出神入化。

近义词: 妙笔生花、技压群雄、出类拔萃、才高八斗。

反义词: 笨手笨脚、画蛇添足、生手新手、一筹莫展。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qmtmKah.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