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陬的意思、卑陬的详细解释
卑陬的解释
(1).惭愧不安貌。《庄子·天地》:“ 子贡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成玄英 疏:“卑陬,慙怍之貌。”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卑陬,愧惧貌。’一曰颜色不自得也。” 唐 石镇 《罔两赋》:“於是罔两卑陬改容,逡巡徐避。”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卑陬拳缩兮,宅体险微。”
(2).低下鄙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随巢胡非子》:“ 胡非 之言曰:‘ 曹劌 匹夫之士,一怒而刼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君子之勇也。’其説亦卑陬无过人处。”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格律卑陬,音调乖舛,风神兴象,无一可观,乃诗家大病。”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科举之学不坏人材论》:“读 刘祁 《归潜志》,千万卑陬之士,谋树一帜,择庸陋空滑,不著边际之文,立为格调。”
词语分解
- 卑的解释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同“俾”,使。 亢尊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陬的解释 陬 ō 隅,角落:陬见(粗浅的见识)。 聚居:陬落(村落,村庄)。 农历正月的别称:陬月。孟陬。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卑陬的意思
《卑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地势低下、山丘起伏的样子。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山峦起伏、地形低洼的景观。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卑陬》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卑”和“陬”。
“卑”属于上级部首,表示低下、卑微的意思,该部首的读音是“bēi”,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9。
“陬”属于下级部首,表示山脚的意思,该部首的读音是“zōu”,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16。
来源和繁体
《卑陬》是一个现代汉字词语,没有明确的古代来源。它的繁体字形为“卑陬”,与简体字形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卑陬》这个词的古文使用并不广泛,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其古时候的具体写法。
例句
1. 这座山脉卑陬起伏,景色壮观。
2. 小溪蜿蜒流过卑陬的山谷。
组词
1. 卑微:形容地位或身份低下。
2. 陬坳:形容山谷低洼的地形。
近义词
1. 崎岖:形容山势险峻、不平坦。
2. 走丸:形容山脉起伏不平的样子。
反义词
平缓:形容地形平坦、没有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