綳扒吊拷的解释
亦作“绷扒吊拷”。剥去衣裳,用绳捆绑,吊打拷问。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这的是人命事怎干休?怎当那綳扒吊拷难禁受。”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綳扒弔拷受禁持,怎当拶指与竹笓。”亦省作“ 綳吊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等如此綳吊,还不肯吐露真情,明日县堂上可知他不招的。若不招时,我辈私加吊拷,罪不能免。”
||
见“ 綳扒弔拷 ”。
词语分解
- 綳扒的解释 剥去衣服,用绳子绑缚起来。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我则索从头儿认下,禁不的这吊拷与綳扒。” 明 沉自徵 《鞭歌妓》:“但轻呵跪罚,重呵便綳扒,休使您巧搊扎。”参见“ 綳扒弔拷 ”。
- 吊拷的解释 吊打拷问。《元典章·兵部三·押运》:“动将捕盗官吏打駡,及将弓兵人等弔拷,剥脱衣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来《大明律》一款,捕盗不许私刑弔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
网络扩展解释
綳扒吊拷(bēng bā diào kǎo)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綳扒吊拷是一个中国方言词语,主要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使用。它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热闹、喧嚣、乱七八糟的状态。比如,一场街头市集、一个人山人海的场景,都可以用綳扒吊拷来形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綳(bēng):辶(走)+糸(纟)
扒(bā):扌(手)+ 爬
吊(diào):口 + 一 + 丶
拷(kǎo):扌(手)+ 老
来源:
綳扒吊拷源于闽南话,具体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尚不得而知。它是方言词汇中的一个独特表达,使其更具地区性和民俗特色。
繁体:
綳扒吊拷的繁体字是「絣扒弔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并没有明确标准的写法。因此,綳扒吊拷在古时候可能采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
例句:
1. 那个市场上人来人往,綳扒吊拷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2. 节日期间,家里亲戚朋友都聚集在一起,綳扒吊拷的气氛非常热闹。
组词:
綳扒吊拷本身已经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一般不需要组词。
近义词:
热闹、喧嚣、熙熙攘攘
反义词:
安静、冷清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咨询。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qqnl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