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耇的意思、胡耇的详细解释
胡耇的解释
亦作“胡耈”。年老的人。亦指年老;高寿。《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 杜预 注:“胡耉,元老之称。” 孔颖达 疏:“《諡法》:‘保民耆艾曰胡。’胡是老之称也。《释詁》云:‘耉,寿也。’”《释名·释长幼》:“﹝九十﹞或曰胡耉,咽皮如鸡胡也。” 汉 蔡邕 《刘镇南碑》:“仁者寿,宜享胡耇。”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徐府君神道碑》:“宜克享胡耇,荷天之龙。”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彼不以其道得者,或位极将相,寿及胡耇,从愚者视之,则可为愤邑;从贤者视之,以此况彼,所得所失,孰为多少耶?”
词语分解
- 胡的解释 胡 (⑤鬍) ú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
- 耇的解释 耇 ǒ 老人面部的寿斑。 高寿:“岁月其徂,年其逮耇。” 笔画数:; 部首:耂;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胡耇
胡耇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意思是指老年人,尤指有学问的老年人、长者。
胡耇的拆分部首是⺼(肉),⺼部意指与肉相关的意思。汉字的构成原理之一就是通过不同的部首来表示汉字的不同意义。
胡耇的笔画数为11画,根据汉字的标准规范,它可以通过一笔一画依次书写,结构相对简单。
胡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出现是出自《荀子·六祖》:“胡耄者老者也,如樊哙、僖公之属耳。”这是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老年人。
在繁体字中,胡耇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的汉字常常有不同的写法,包括字形、字体的差异。而胡耇的古代写法在不同的时期和文献中略有不同,但总体上保持了与现代胡耇的相似性。古代的汉字写法多样化且灵活,因此可以在文献中见到不同的写法。
以下是几个关于“胡耇”的例句:
1.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胡耇,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学者。
2. 这位胡耇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非常敬业。
组词:胡老、“胡耄”、老翁。
近义词:老者、长者、年迈的人。
反义词:年轻人、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