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胡虏的详细解释

胡虏的意思、胡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胡虏的解释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飢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词语分解

  • 胡的解释 胡 (⑤鬍) ú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
  • 虏的解释 虏 (虜) ǔ 俘获:虏获。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俘获的人。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笔画数:; 部首: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胡虏

胡虏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1. 指胡人和虏人,即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被他们俘虏的人。

2. 比喻凶暴残忍、野蛮无礼的人。

3. 指古代对外族民族的统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胡虏的部首是“攵”(fū)和“虍”(hū),分别表示手和老虎。胡虏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胡虏这个词古代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甫田之什》中,用来形容北方游牧民族和被其攻打的国家。后来,胡虏逐渐演变为对外族民族的统称,代表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敌视和侵略意象。

繁体

胡虏的繁体字为「胡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胡虏的写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古代汉字写法为「虜」字旁边附有一个「又」字,表示被捕获的虏囚。另一种写法是「胡」字旁边有一个「虍」字,表达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野蛮和凶暴。

例句

1. 始皇帝统一中国前,各国之间经常发生胡虏之战。

2. 他的行为粗鲁无礼,简直就像个胡虏。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胡乱、胡闹、虏掠、虏囚。

近义词:蛮夷、戎狄。

反义词:中原、华夏。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qqpm6yd.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