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激的意思、矫激的详细解释
矫激的解释
(1).犹诡激。奇异偏激,违逆常情。《后汉书·第五伦传论》:“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詎非矫激,则未可以中和言也。”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东汉 之衰也,时人莫不矫激而奋厉,故贤不肖不相容,以至於乱。”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或取深山穷谷以为家,指泉石风月以为友,是岂迂僻矫激不近于人情?”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八:“衰世尚名义,作事多矫激。”
(2).指诗文风格特异而激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以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於 孟郊 。”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每闻諫諍辞,苦意多矫激。” 李大钊 《青春》:“ 拜轮 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
(3).激励。 唐 韦皋 《鹦鹉舍利塔记》:“因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词语分解
- 矫的解释 矫 (矯) ǎ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矫正。矫形。矫治。矫世(矫正世俗)。矫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矫枉过正。 假托: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强壮,勇武:矫健。矫捷。
- 激的解释 激 ī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激。激荡。激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激酸菜。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激。激励。 感情冲动:感激。
网络扩展解释
矫激
矫激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矫正、纠正错误或唤起激情。
拆分部首和笔画:矫字的部首为矢(shǐ),激字的部首为水(shuǐ)。矫字共有11画,激字共有16画。
来源:矫激这个词可能源自经典著作《论语》,其中有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该句传达了矫正错误、不断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意思。根据这个背景,矫激一词扩展了笔画和含义,形容矫正错误观念,激起积极的思考和行动。
繁体写法:矫激的繁体写法为矯激。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繁体字中,矫激可以写作矯劼、糾激。
例句:
1. 他通过努力学习,不断矫激自己的知识水平。
2. 运动员在比赛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热身动作,以矫激身体状态。
3. 这部电影挑战观众的思维,试图矫激他们的审美观念。
常见组词:
1. 矫正:意为纠正错误,使回归正确的状态。
2. 激情:指内心的强烈感情,通常指积极的情感。
近义词:
1. 纠正:意为了解错误并进行改正。
2. 振奋:指激励或唤起人的积极情感和精神状态。
反义词:
1. 荒废:指忽略、浪费或不利用某物或时间,与矫激相反。
2. 迷惑:指困惑、糊涂或不明白,与矫激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