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银的意思、金花银的详细解释
金花银的解释
指 明 清 赋征米谷折价上缴的银两。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浙江 等处,每岁夏秋麦米,共折银一百万有奇,即国初所谓折粮银,今所谓金花银是也。”《明史·食货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广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米麦共四百餘万石,折银百万餘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亦省称“ 金花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费,数百万有奇,而上供御用者,名为金花,亦四百万有奇。”《清史稿·世祖纪二》:“国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尝节省发施。”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花银的解释 通常指成色较纯的银子。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如今沿途留下告示,如有收留小女 翠鸞 者,赏他花银十两。” 明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银》:“银出 闽 、 浙 、 两广 、 云南 、 贵州
网络扩展解释
《金花银》的意思
《金花银》是一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拥有大量的金钱和财富。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花银》的拆分部首为“金”(金属)和“花”(植物),拆分笔画为7画(金:4画,花:3画)。
来源
《金花银》一词首次出现于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该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的财富和富裕程度。
繁体
《金花银》的繁体字为「金花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金」字的写法有很多种,例如:「釒」、「银」;而「花」字的写法也有一些变体,例如:「㐫」、「華」。所以,在古时写作《金花银》的汉字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们一家人真的是《金花银》满屋,生活得十分富裕。
2. 这个商人一夜之间就成了《金花银》,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组词
金银山、金玉满堂、花样繁多、银花满天
近义词
富可敌国、富甲一方、暴发户、财大气粗
反义词
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一贫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