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瞢的意思、聋瞢的详细解释
聋瞢的解释
亦作“ 聋矒 ”。犹聋盲。 汉 焦赣 《易林·咸之夬》:“聋瞢闇瞢,陂踦不行。”《南齐书·虞玩之传》:“耳目本聪明,而聋矒转积。”参见“ 聋盲 ”。
词语分解
- 聋的解释 聋 (聾) ó 耳听不见声音:聋子。耳聋。发聋振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人也能听见;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亦作“振聋发聩”)。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 瞢的解释 瞢 é 目不明:目光瞢然。 瞢 ě 同“懵”。 笔画数:; 部首:目;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聋瞢是什么意思?
聋瞢(lóng méng)是一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聪明才智极度缺乏的状态。它指的是盲人和聋人,引申为对一个人智慧、见识等方面极其缺乏的描绘。
拆分部首和笔画
聋瞢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聋和瞢。
聋的部首是耳,共5个笔画;
瞢的部首是目,共8个笔画。
来源
《聋瞢》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篇《羔裘》。其中有一句“聋瞢不闻,无晦与属。”意为“盲聋不能听到,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这个句子用来形容一个人愚昧无知,然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繁体
《聾矇》是聋瞢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写作“聋瞢”的汉字书写方式与现代相同。
例句
他一直生活在乡下,聋瞢一样对于城市的发展一无所知。
组词
无聋瞢(形容极为愚昧)
聋瞢之交(形容雁过拔毛)
聋瞢误国(形容人无知而造成国家的损失)
近义词
无知、愚昧、盲目、弱智
反义词
聪明、睿智、明智、有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