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沙网 > 汉语词典 > 马革裹尸的详细解释

马革裹尸的意思、马革裹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革裹尸的解释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death under shield;die on the battlefield]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详细解释

见“ 马革裹尸 ”。


亦作“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北齐 朱瑒 《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復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於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亦作“ 马革盛尸 ”。 金 何宏中 《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亦省作“ 马革 ”。《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於此也。” 清 蒋士铨 《冬青树·勤王》:“我 文天祥 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词语分解

  • 马革的解释 见“ 马革裹尸 ”。
  • 裹尸的解释 .包裹尸体。《太平广记》卷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

网络扩展解释

《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裹尸》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忠诚不渝,不怕牺牲的精神。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意指即使马已经死了也要用马皮包裹住尸体,表达了忠诚和不离不弃的意义。

部首和笔画

《马革裹尸》的拆分部首是马,它的笔画数是3。

来源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常山真定勇士,寡人之所钦也。马革裹尸首虏取如拾遗。”这句话形容了司马相如勇猛果敢的精神。

繁体

《马革裹尸》的繁体字是「馬革裹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革。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写法。但从《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可以确定《马革裹尸》在古代的写法是「馬革裹屍」。

例句

1. 他对工作充满了《马革裹尸》的精神,从不推诿责任。

2. 这位英勇的战士将忠诚和《马革裹尸》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组词

忠诚、牺牲、精神、勇猛果敢

近义词

忠诚不渝、舍生忘死、自强不息

反义词

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https://hanyu.yuesha.com/nrCqm6yd.html

展开全部内容
更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