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楯的意思、矛楯的详细解释
矛楯的解释
亦作“ 矛盾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词语分解
- 矛的解释 矛 á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头。 盾 笔画数:; 部首:矛; 笔顺编号:
- 楯的解释 楯 ǔ 阑槛横木,指阑干:楯轩。 拔擢:“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古代载棺木的车。 楯 ù 同“盾”。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矛楯的意思
《矛楯》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指的是一种用于战斗和防御的武器。在古代,矛楯常常被用来刺击敌人或作为一种防护工具。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矛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矛”和“木”。其中,“矛”是表示武器的意思,而“木”是表示木头的意思。
拆分后,矛楯一共有13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矛楯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汉语,它的繁体字为“矛橥”。矛楯在古代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字形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矛楯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一种古代写法是将矛写作“矛”,将楯写作“橥”。
例句
1. 勇士手持矛楯,奋勇杀敌。
2. 为了自保,他们用楯挡住了敌人的矛刺。
组词
矛盾、矛头、矛兵、矛戟、楯子、楯颈、楯足、楯楹等。
近义词
矛戟、矛兵、枪戟、兵器等。
反义词
无楯、无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