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迹的意思、铭迹的详细解释
铭迹的解释
在碑石上铭刻文辞。《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五日观于 舂山 之上,乃为铭迹于 县圃 之上,以詔后世。” 郭璞 注:“谓勒石铭功德也, 秦始皇 、 汉武帝 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词语分解
- 铭的解释 铭 (銘) í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
- 迹的解释 迹 ì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铭迹
铭迹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印痕,也可以指代留下的印记或印象。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铭迹这个词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钅”和“辶”,部首“钅”一般用作与金属相关的事物,而部首“辶”是表示行走的意思。铭迹的总笔画数是11。
来源
铭迹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并未单独出现,但“铭”和“迹”两个字都有着自己的意义和用法。古代铭文是一种重要的官方制度,用来刻写奖惩事项或纪念碑文。而“迹”在古代汉语中则表示痕迹或痕迹残片。因此,由“铭”和“迹”组成的词语“铭迹”即代表着刻在物体上的痕迹或文字。
繁体
在繁体中,“铭迹”这个词的写法为「銘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往往略有不同,铭迹也不例外,其古代写法为「銘蹟」。在古代,字形较为复杂,筆劃繁多。
例句
1. 这个古文铭迹非常清晰,可见其历史价值。
2. 他在心中留下了一段永远无法磨灭的铭迹。
组词
铭文、铭记、痕迹、刻痕、文字等
近义词
纪念、印记、印痕、印象等
反义词
抹去、消失、遗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