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工资的意思、名义工资的详细解释
名义工资的解释
“实际工资”的对称。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在市场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愈高,换取的生活资料就愈多;反之就愈少。不能完全反映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词语分解
- 名义的解释 ①名分;资格;称号:个人名义|代表名义|以革命的名义。 ②表面上;形式上:他名义上是帮助我,实际上是羞辱我。
- 工资的解释 作为劳动报酬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以较低的工资按日工作工资冻结工资等级详细解释作为劳动报酬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叶圣陶 《火灾·旅路的伴侣》:“他赶到 杨二嫂 家里,口称要先取缝衣的工资大洋五角
网络扩展解释
名义工资
名义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或工资制度中约定的、未经调整的工资数额,也称为合同工资或固定工资。如在一份合同中约定固定工资为5000元每月,那么这个数额就是名义工资。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名义工资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四个部首:口, 工, 矢, 廴。拆分后共有19个笔画。
来源
名义工资一词的源头较难考究,它主要表达的是根据规定或合同规范确定的工资数额。
繁体
《名义工资》的繁体字为「名義工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名議工貲」。
例句
1. 公司的名义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但实际发放的工资不尽如人意。
2. 他的名义工资只有3000元,但是加班费、绩效奖金等额外收入较多。
组词
1. 名义收入:约定或规定的收入数额。
2. 实际工资:真实发放给员工的工资数额。
近义词
1. 合同工资: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
2. 固定工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工资数额。
反义词
1. 浮动工资:根据工作表现、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变化的工资数额。
2. 调整工资:根据某种特定的标准进行调整的工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