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习的意思、靡习的详细解释
靡习的解释
指浮靡的文风。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三 唐 风尚,人工篇什,各思自见,故不復模古。 陈 隋 靡习, 太宗 已以清丽振之矣。”
词语分解
- 靡的解释 靡 í 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 分散:靡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笔画数:; 部首:非; 笔顺编号:
- 习的解释 习 (習) í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学:习文。习武。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相因:世代相习。习
网络扩展解释
靡习
靡习是一个中文词汇,由两个部分组成:靡和习。
部首和笔画
靡 (mí) 的部首是革 (gé),有12个笔画。习 (xí) 的部首是亲 (qīn),有3个笔画。
来源
靡习的来源相当古老,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荡》中,用于形容昏庸无能的统治者。后来,靡习一词被广泛用于贬义,指代废弃规范、放纵堕落的行为。
繁体
靡习的繁体字是靡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靡习可以写作“靡習”、“靡隙”、“迷習”等不同的字形。
例句
1. 他的生活十分靡习,浪费时间在无益的事情上。
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陷入了靡习,导致业绩下滑。
组词
靡风、靡费、靡衣、靡敛、靡气、靡色。
近义词
颓废、堕落、腐化。
反义词
规范、守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