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习的意思、末习的详细解释
末习的解释
(1).末世的不良风气。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序》:“殊不知末习浇漓,人怀厌怠,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启正信哉。” 明 宋濂 《明处士黄逢原》:“ 黄氏 能不染於末习,卓然不变其恒度,岂非真豪杰者耶。”
(2).谦称自己的习惯爱好。 明 文徵明 《遣怀》诗:“末习丹铅未扫除,等閒宣索到公车。”
词语分解
- 末的解释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
- 习的解释 习 (習) í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学:习文。习武。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相因:世代相习。习
网络扩展解释
末习
末习(mò x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习”,“木”是指木头,而“习”则是指学习。根据笔画数来分析,其中的“木”拥有4个笔画,而“习”则有12个笔画。
末习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一种说法是,它源自于《周礼·秋官》中的记载,“末习”指的是供奉在祭祀仪式上的木制习器。另一种说法是,它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解释为要持久的学习。
在繁体字中,末习的写法为“末習”。这种写法在一些传统场合或文化交流中仍然被使用。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末习的形状略有不同。形状描述中,“木”字曾经有两个分支,上面的一段称为“木”字的冠部,下面的一段称为“木”字的干部。而“习”字的写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末习的例句:
1. 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末习。
2. 父亲鼓励我坚持末习音乐。
末习的相关组词有:
1. 学习
2. 练习
3. 修习
末习的近义词有:
1. 习惯
2. 锻炼
3. 磨练
末习的反义词有:
1. 放弃
2. 中途止步
3. 放松